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30 偽應帝王 譯解 ( 真偽混合版)

30 第七篇 真偽混合版 《應帝王》譯解

未能確定屬於莊子原著的作品:
《應帝王》譯解
褐色字體為可疑段落,未必是莊子原創,可能是後代的偽莊學者偽作的。
* * *
在《莊子內篇》七篇之中,此為最
後一篇。有的學者認為,這篇是莊子在論述他的
政治主張。其實,只是偽莊子在提出他的「帝
王學」吧了。

真正的莊子,從未提出任何政治主張。莊子
只是從哲學的層面,提出一種觀察宇宙人生的方
法。至於這裡的所謂「政治主張」,則是老子無為
學說的翻版而已。問題只是,到底是老子抄偽莊
子,還是偽莊子抄老子?這一個有趣的學術問題,
還是留給以後的學者研究好了。總是有水落石出
一天的。作偽者雖然能夠瞞騙一時,但不能夠瞞
騙永遠的。

偽莊子的系統,並不太複雜:

第一,偽莊子認為,天人是兩回事。他認為天人
不相勝,反對天人是統一的整體。這是跟
真莊子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
想法相反的。

第二,因此,才有了偽莊子的宿命思想。他認為,
天是絕對的,人只有認命。人是並無抉擇
權利的。

第三,從個人出發,是認命。從統治集團的利益
出發,則是無為。

第四,認命是不抉擇。無為則是不求知。

表面看,無為統治是希望保持老百姓在一種
無知無欲的狀態,國家社會自然保持安定。
小國寡民,無為而治,好像是很清靜。但這
只是外面看的層次。

從裡面看,這是一種對宇宙萬物的態度。
偽莊子認為,人在大自然之中,是無能為力
的。所以,他反對求知。這種想法,包裝在
各種艱深詞句之中,使人不易察覺。

到底真的莊子,原來的意思怎樣?
真的莊子,曾經提到「以神遇不以目視」,
又發現了人在思維的時候,有時使用感官,
有時又不需要使用感官。(南海之神儵和
北海之神忽是使用視聽等等感官的。至
於中央之神渾沌,是不需要使用感官的。)
相信漢朝的偽莊子,無法明白,也不能分辨
真莊子所提「官」和「神」的區別,就籠統
地把所有視聽感官的作用,都一概抹殺了。
只以為,這就是順應自然,這就是最好的。
他們以為,只有一種渾沌狀態,就夠了。


第五,所以,偽莊子的學說,和儒家學說是相通的。
只是,孔子並未把不求知提到人和大自然的關
係去看。孔子只是認為,只要竭力保持禮制,
維持固有秩序,就不須要追求知識。偽莊子在
「齊物論」中提到「六合之內之外」的那幾句,
實際上就是儒家的系統。至於偽莊子的不求
知,是有他自己的理論根據的。他認為人與大
自然是分開的,人是應該永遠保持一種「混沌」
狀態,不宜「開竅」,不應利用人的六種感覺器
官去求知。本章最末處的故事,就是這個道理。



原文
分析




(可疑段落)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齧缺
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意譯)
齧缺詢問王倪。問了四次,王倪都說不知道。
齧缺歡喜得跳了起來,走去告訴蒲衣子。


(可疑段落)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
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
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
臥徐徐,其覺於於;一以己為馬,一以
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
入於非人。」


(意譯)
蒲衣子說:「你現在明白了嗎?有虞氏(虞舜)
是不及泰氏(伏羲)的。有虞氏以本身的仁來教
育人,亦算是有收穫了。但他的出發點,並不
是「非人」的。至於泰氏,他睡覺的時候,安
閒舒適。醒來的時候,無憂無慮。就算是把自
己當作牛,當作馬,也是無所謂的。他的知識
是可靠的,他的德行是真實的。因此,他的方
法,才稱得上是「非人」的。
(李察分析)
(這裡的要點,是「非人」。偽莊子認為,一切帝王
手段,以「非人」的手段為至高無上。人的智力,
人的知識,全都是要不得的。這就是他的「天人不
相勝」觀點。應該注意,「非人」觀點,是與我們今
日常的「天然」、「人為」的觀點,完全不同的。今
人以為,「人為」就是人工的斧鑿。但偽莊子不是這
個意思。他只是認為,人應該屈從命運,而帝王應
該提倡無為。不要開啟任何知識。)

(而這種「非人」觀點,亦同時開啟了以後的另一
種法家觀點。根本不把人當人看待。所謂「大仁不
仁」,就是這意思。)

(所謂「天然」和「人為」的區別,本來是思維方式
的分別。莊子曾經提到「官」和「神」的不同。所
謂:「官知止而神欲行」,就是一種很美妙的應用。
而「渾沌」和「儵」、「忽」,也可能是不同的思維方
式。
文末提到的「渾沌」,到底是不是現代人眼中的「潛
意識」,還是「右腦思維」?還是「內外」?還是某
種現代人尚未發現的思維工具?這是有待研究的。
莊子的發現,大約是從思想的實際效果看的。他只
是提出了一種分別:有的思維方式,需要使用感覺
器官。有的思維方式,則是不需要使用感覺器官。


今人的觀點以為,人的腦,是分為左右的。左腦傾
向的思維,重點是資料的堆砌和排列。而左腦的思
維方式,是人自己自覺知道的。想甚麼,都一清二
楚。而右腦的思維方式,是人自己不知道的。這方
式,最明顯是在創作期間出現。一首好歌,歌從從
來?創作人自己全不知道,亦不能砌音符砌出來。
凡是堆砌的,都是左腦,是不自然的。感覺上,就
是「人為」的。而右腦的綜合思維,由於是自己不
知道的,所以,覺得好像不是屬於自己的,是「非
人為」的,是「天然」的。)

(中國文化,是右腦傾向的。偽莊子亦不例外。但偽
莊子的右腦,因為夾雜了私人利益,無法準確應用。
所謂「無為」、「因任自然」的想法,是企圖取消另
一種「有為」、「並不自然」的「思維方式」。偽莊子
這一類人,左腦的分析能力,是很弱的。


(可疑段落)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
何以語女?」
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
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



(意譯)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說:「近日來,中始
對你說了些甚麼?」
肩吾說,「他告訴我:帝王可以按自己的意
思,來製作各種規章典範,那就沒有人敢不聽,
統治就順利了。」


(可疑段落)
狂接輿曰:「是欺德也;其於治天下
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夫聖人
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後行,確乎能其
事者而已矣。且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
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而
曾二蟲之無知!」



(意譯)
狂接輿說:「他是騙人的。照這方法去治理
天下,就像是在海裡鑿河,叫一隻蚊去背負大
山。難道,聖人的統治,就是治理外面嗎?只
要他端正自己,然後施行,保証達到目的就是
了。而且,鳥兒尚且會得高飛,以躲避網羅。
而鼷鼠也能躲在深穴裡,避過煙薰築鑿等禍
害。更何況是人呢?難道人們不會躲過你那些
規章制度嗎?難道人會比那兩種小生物更加無
知嗎?


(可疑段落)
天根遊於殷陽,至蓼水之上,適遭無
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



(意譯)
天根遊於殷陽,來到了蓼水。剛好遇到了無名
人,於是請教他:「請問,怎樣治理天下呢?」


(可疑段落)
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
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
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
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汝又何帠
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



(意譯)
無名人說:「走開,你這鄙陋小人!為甚麼
問這些使人不快樂的問題呢?我正要和造物者
來往,就算交往完了,也會乘上那隻莽眇的大
鳥,以超出六極範圍之外,到那渺渺茫茫的地
方遊覽,到那廣闊無邊的曠野居停。你又何必
提到這所謂治天下的事情,來煩擾我的心
呢?」
(李察分析)
(試問,一個明白的人,逍遙的人,會得想到逍遙於
無限境界的人,會這樣斥責一個提出問題的人嗎?)

(可疑段落)
又復問。
無名人曰:「汝遊心於淡,合氣於
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
矣。」



(意譯)
天根又再追問。
無名人說:「你把心放開,你把意志消減,
做事只順乎自然,不要加插自己的個人主張,
天下就會治理得很好了。」



(李察分析)
(這一種政治主張,十分類似老子的主張。
他是要想把「心」和「氣」都淡漠處之,根本不理
會大自然的發展。也不加插任何的主張。此處的所
謂「氣」,未必就是「意志」。姑且暫時譯出,以觀
察文章的思路而已。至於「私」,不要以為,這就是
後來的大公無私的「私」。在這種思路裡,「私」是
不加插自己的主張而已。

(可疑段落)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於此,
嚮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倦(字體註
一)。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字體註一):電腦無此字。「倦」字原文應是
左旁無「人」字旁,而右旁多了一個「力」字。



(意譯)
陽子居會見了老聃,說:「這裡有一個敏捷
強健的人,他觀察事情,徹底明白。而且,他
學道不倦,這樣,算不算得上是「明王」呢?」

(李察分析)
(另一種思路是:一個人,只需要想到自己要做甚麼
事,而不是自己要做甚麼人。例如孫中山。他只想
到推翻滿清革命,但未想過要做總統。
同樣原理,一個真正的哲學家例如莊子,只想要知
道宇宙的面貌,但不會想到,自己要做一個哲學家。
這是兩種不同的思想境界。)


(可疑段落)
老聃曰:「是於聖人也,胥易技係,
勞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來田,爰
(字體註一)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如
是者,可比明王乎?」

(字體註一) 「爰」的左旁應有狗字邊。
(按:胥易技係四字,各家解說不同。甚麼是
「胥易」呢,為甚麼「胥易」會被「技」所牽
制呢?據孫詒讓云,胥是才智,而易是治。引
申是有才智治事的官吏被技術牽制了。據張默
生引述《王制》篇,凡執技以事上者,不貳事,
不移官,是為技所系也。)
在公認是偽著的《莊子下篇.天地篇》中有文:
「是胥易系勞形怵心者也,執留之狗成思,猿
狙之便自山林來。」為甚麼他們要互相引述呢?
是思想相通,還是都是一個共同的寫作班子裡
的同學?



(意譯)
老聃說:「從聖人的眼光看,有才智的官吏,
很容易被技術牽制。所以,勞苦而且費耗心神。
虎豹因為美麗的花紋,引來田獵的獵者。而猿
猴等野獸,也因為敏捷,而被人捕捉拴縛。這
樣,可以跟明王相比嗎?

(李察分析)
(據王叔岷云,此「執斄之狗」四字,疑涉《天地》
篇竄入。而「虎豹之紋來田,爰狙之便來藉」兩句,
三次見於《淮南子》:
淮南繆稱篇:「虎豹之紋來射,爰狙之便來措」
(按,措即是刺。)
淮南詮言篇:「故虎豹之彊來射,爰貁之捷來措」
淮南說林篇:「虎豹之紋來射,爰狙之便來乍」
(按,措、乍、藉三字是相通的 )
王叔岷云,淮南三次引述,皆無「執斄之狗」四
字。証明這不是原來本有的。

(李察分析)
(淮南子是漢代著作。而淮南子多次引述偽莊子的文
章。這是所謂的「兩文互見」。到底是誰引誰,也很
難確切証明。但趣味在於,淮南子和偽莊子之間,
是否有某種關係呢?有興趣研究的人,或可由此入
手。)



(李察分析)
(這是甚麼意思呢?這就是二千年來的一種不良的中
式思維:「槍打出頭鳥」。總之是不要追求美麗和材
幹。那都是會引來禍害的。偽莊子的宿命思想,是
跟退避思想一起的。

(可疑段落)
陽子居就(字體註一)然曰:「敢問明
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
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
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
者也。」
(字體註一)「就」子下面,應有足字部。或者,
這就是「蹴」字。



(意譯)
陽子居不安地說:「請問明王之治是怎樣
的。」

老聃說;「明王之治,就是:功績廣蓋天下,
但好像自己沒有介入。教化萬物,但百姓不會
覺得自己是在依恃他。有任何舉措,都不聲張。
只任由人們自己歡喜就算了。他只讓自己處在
人家無法猜想測度的地方。他好像不存在。
(李察分析)
(這一位所謂「明王」,實際上,就是「沒有影子的
王」。中國歷史上,許多皇帝都是這樣的。不但只是
皇帝,地方上的豪強,操縱市場的大亨,社會上的
黑社會,都有類似的特徵:他們是沒有臉孔的人。
是隱形的。是在暗中操作的。

這一種想法,表面上是不干預,就好像現代經濟
學者主張不干預市場那樣的不干預。如果這是真的,
則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問題是,掌握權力的人們,會毫無主見嗎?會
任憑社會自由發展嗎?會放棄自己的血緣關係嗎?
會放棄自己的切身利益嗎?

他們是有既定見解的。不是毫無已見的。不是沒
有主張的。

他們只是施用隱身術來干預而已。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所謂「主見」,就是一
種牢固的思想網絡。偽莊子也其實即是孔子。他們
希冀保護封建秩序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才是「利益」。而「主見」和「利益」,兩者已
經被一種強烈的紐帶,縛得分不開了。

所謂「立乎不測」、「天威難測」之類,其實是中
式思維最要不得的地方。這種謀略思想,已經不能
算是甚麼哲學了,更不可能是莊子的原來旨意。

而這種想法,來自偽莊子的「人天分隔」想法。
那就是天地不與我為一。這是偽莊子的基本思路,
好像很有哲理味道那樣:順任自然?就好像一隻草
原上的野獸,一切只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從未想
過要跟大自然有任何交往。餓了就吃,倦了就睡。
如果說,這就是所謂「閒適」、「隱逸」亦未嘗不可
以。但我們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想法,在二千年的
實踐中,在權力的操縱者手中,是不存在的。「主見」,
在權力的手中,是絕對牢固的。中國歷史上,從斷
層以來,從未見過真正的不干預,真正的放任自然。

問題是,這是一個大大的騙局。秦皇焚書,人皆
共見。漢皇改書,我們卻看不見。連知都不知道是
誰幹的。

這就是中式思維。這就是中國文化二千年停滯的
重要因素。中國人,就是在一明一暗的兩手統治中,
無法發揮真正的創造力量。所謂「上下其手」,就是
這種意思。所以,兩千年來,中國的發展方向,只
有一個方向,那就是走向自我毀滅的方向。一直到
了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無法有任何轉機。)

而更奇怪的是,偽莊子的道理,本來隱藏在一
種深奧的古文中,從前的人,要明白箇中奧妙,是
需要許多年功夫,還要拜師,一大套。現在,拆解
了出來,原來只是如此容易。接收這訊息的人,肯
定是有兩種。一種是從正面明白,知道了中國文化
停滯的真相。另一種卻是從反面學習。你愈是指出
問題,他愈要學。明知有害,也要去學。他們以為
這些小道功夫,可以發財。至於天下國家,就是天
津包子狗不理。但請小心。這些邪門暗道,可能帶
來表面風光,但亦可能帶來災禍。中國歷史上的奸
臣,都是沒有好結果的。


(可疑段落)
鄭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
亡,禍褔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
鄭人見之,皆棄而走。列子見之而心醉,
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
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



(意譯)
鄭國有一個名叫季咸的神巫。他能夠先知
道人的死生存亡,說出準確的年月日,好像有
神幫助那樣。鄭國人見了他,都很害怕,紛紛
避開。列子見到這個人,就被迷惑了。回去後,
把情況告訴了壺子:「從前我以為你的學問是
最好的。但還有一個更好的。」
(李察分析)
(以下,是一個壺子和季咸鬥法的故事。話說季咸是
個能知過去未來的高人,但跟壺子相鬥,只能失敗
逃去。而這裡面的鬥爭招式,只是一種胡縐的江湖
術士語言。但許多學者卻以為當中有甚麼玄機,胡
亂猜想。
但重要的問題,不在此處… …。


(李察分析)
(重要的問題,是要看到,偽莊子的目的,不是在鬥
爭季咸這個人。而是要鬥爭列子。是狠狠的教訓了
列子一頓。後文說列子退學之後,在家裡為妻子燒
飯,與豬同食,在當時的文化中,這一類出入皇室
的貴人,下場如此,是非常刻毒的語言。捧的時候,
可以把人捧上天。但踩下來的時候,下筆卻絕不會
容情。這就是踩到入泥中的例子……。

(可疑段落)
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
實,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
卵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
得而相汝。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意譯)
我所教給你的,只是盡(「既」即是盡)
了文字的表面,未曾進入實質的深處。你就以
為是得道了嗎?只有許多雌性,沒有雄性的參
與,那裡會有卵子?
你用這樣的道行去與世人周旋,你的弱點就全
部伸信暴露(「信」即是伸信)出來了。所以,
人家可以像看相那樣看清楚你的底子。你可以
去請他來,讓他看看我。

(李察分析)
(為甚麼要用這樣狠毒的方式,針對列子呢?
這使人想到:到底列子是誰?
這一個列子,是真莊子筆下的列子嗎?《逍遙遊》
中的列子,被真莊子喻為得到自由,能夠「馭風而
行」的仙人,會是這一個跟豬同食的笨蛋嗎?……


(李察分析)
(秦始皇焚書之後,到了漢朝,地方各處所重新出現
的書,有幾本是真的,有幾本是假的?有幾本是漢
皇改出來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學術問題。可惜,兩
千年來,研究是很少的。如果在未來一百年裡,中
國文化界能夠理出一點頭緒,就是未來千百年的重
要文化根基了。但此是後話。目前的問題是:到底
「列子」是誰? 如果不是真莊子心中的列子,是不
是漢朝皇室的另一個寫作班子?……

(可疑段落)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
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
不以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濕灰焉。」



(意譯)
次日,列子帶同季咸去見壺子。出來的時
候,季咸對列子說,「嘻,你的先生快要死了,
活不成了。不出十數天了。因為我見到了特殊
的徵象,我見到他的濕灰了。」

(李察分析)
(猜想,漢朝可能有兩個寫作班子。一個是「偽列子
班」,另一個是「偽莊子班」。而在《列子》和《莊
子》兩本書中,許多素材,都是「兩文互見」的。
許多地方,完全相同。而關於《列子》的作者是誰,
迄今也無法判定。……

(李察分析)
(猜想,「列子」根本只是莊子創造的寓言人物。可
是到了漢朝,出於統治的需要,就利用這個名字,
編寫材料,以為控制文化的手段。
(但是,這也不是完全猜想。李察的依據,並非考
古學。而是從文章內裡的思想系統,看到了一點端
倪。 ……

(李察分析)
(為甚麼偽莊子要這樣打擊列子?猜想,就是出於一
種在統治者前面爭寵的妒忌心。不要以為這一種妒
忌心,是婦愚心理。這常常是文化發展的基本鬥爭
點。中外古今,都是如此。蘇格拉底被殺,沙特與
卡繆不和,都是這種原因。)


(可疑段落)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壺子曰:
「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
殆見吾杜德機也。嘗又與來。」
(壺子的第一招式:「杜德機」)



(意譯)
列子回來之後,泣涕沾襟,告訴壺子。壺
子說:「剛才我只向他顯示了「地文」,那是我
在不動不靜之間萌發出來的。所以,他只能看
見我的「杜德機」(關上了生機?)。請再帶他
來看看吧。」



(可疑段落)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
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
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
(壺子的第二招式:「杜權」)


(意譯)
次日,又與他去見壺子。出來,對列子說:
「幸虧你的先生遇到我呢。有痊癒的希望了。
全然可以生了。我見到他的「杜權」(閉塞中
的變化?)了。」



(可疑段落)
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
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
是殆見吾善者機也。嘗又與來。」
(壺子的第三招式:「善者機」)


(意譯)
列子進去,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給
他看的是「天壤」(天與地)。那是沒有名亦沒
有實的,那「機」(生機)是由後跟升起的。
他只是看見了我的「善者機」吧了。你再請他
來看看。



(可疑段落)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
曰:「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
試齊,且復相之。」



(意譯)
第二天,又再和他來見壺子。出去的時候,
季咸對列子說,「你的先生好像精神不能集中。
等到他精神好些的時候,才再給看看相吧。


(可疑段落)
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吾鄉
示之以太沖莫勝,是殆見吾衡氣機也。
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
審為淵。淵有九名,此處三焉。嘗又與
來。」
(壺子的第四招式:「太沖莫勝」,即「衡氣機」)


(意譯)
列子進入,告訴壺子。壺子說:「剛才我給
他看的是「太沖莫勝」(無跡可尋的境界?)。
所以,他只看見我的「衡氣機」(氣機平定)。
你知道甚麼是「淵」嗎?「淵」有九種。這裡
只是三種:像鯨魚盤旋所成的淵,又像止水所
成的淵,也像流水所成的淵。你可再請他來看。



(可疑段落)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
失而走。壺子曰:「追之。」
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壺子曰:
「已滅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意譯)
次日,又再帶他來見壺子。但立足未定,
就慌慌張張走了。壺子說,「追他!」
列子追他不到。回來,報告壺子說:「他已
經消失了。失去蹤影了。我追不上他。」


(可疑段落)
壼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
弟靡,因以為波流,故逃也。」
(壺子的第五招式:「未始出吾宗」)


(意譯)
壺子說,「剛才我給他看的是「未始出吾
宗」。我只是虛與委蛇,根本就無所顯示。他
以為看到的是亂草,以為看到的是水波流動。
所以,就逃跑了。」



(可疑段落)
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
出,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
親。彫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
封哉,一以是終。



(意譯)
於是,列子就退學了。以為自己是甚麼都學
不到。在家裡躲了三年,為妻子燒飯,在家裡
餵豬,和豬隻一起吃食。甚麼事,都不理會了。
放棄了彫琢,回歸真樸。就好像一塊東西那樣,
只見到一個形了。世事紛紛,他一點都不知道
了。終生如此。


(可疑段落)
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
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
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
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
能勝物而不傷。



(意譯)
不要作「名」的軀殼。不要作「謀」的倉
庫。不要作「事」的任務。不要作「知」的主
人。任他是無窮無盡,但我只是無所理會。盡
了所受於天的一切,但我不會拿出自己的主
張。這只是一種「虛」的道理。「至人」的用
心,有如鏡子。不會主動,亦不會被動。有所
回應,但不會收藏。所以,能夠勝過對方,也
不會傷害自己。

(李察分析)
(這裡的「鏡子原理」,完全就是偽莊子的無為想法。
但問題是,這種原理,跟上文的神仙鬥法,是不相
干的。
(但是,鏡子原理,卻是偽莊子的思維方法。他根
本就從未想到要探索甚麼的。他只想要做現實世界
的鏡子,並未想到要天人合一。)

(莊子原文)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
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
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
德,曰:「人皆有七竅 以視聽食息,此
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
而渾沌死。



(意譯)
南海的帝,名為儵。北海的帝,名為忽。中央
的帝,名為渾沌。儵和忽來到渾沌的地方,渾
沌對他們也很好。儵和忽想要報答渾沌的好
處。就說:「人都是有七個孔的。那是用來看,
聽,吃,呼吸的。但渾沌卻是沒有。不如為他
鑿一下。」每天為他鑿一個孔。七天之後,渾
沌死去了。




(李察分析)

三年前(2007),當李察完成《莊子原著和莊子
原理》一書的時候,一直無法出版,只能放在網上,
與讀者見面。今天才發覺,這書無法出版,是一種
幸運。因為,三年前的李察疏忽大意,未能看出莊
子寫作「渾沌故事」的用意,錯以為這篇文章是偽
作。幸運是出版的困難,使李察有機會一再反思,
發覺錯誤之餘,更發覺了莊子思維中更加深入的另
一個層次。所以,還是要多謝各種困難與橫逆才對。
如果諸事順利,莊子的真相,必定更難被世人知道。

其實,分辨文章真偽,有一個最直接的方法:
真的作品,通常極美。而「美」是無法假冒的。「渾
沌故事」之美,李察竟然錯過了。這一個錯誤,也
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的對立想法太強,以為偽
莊子反對求知,主張以順物自然的方式,統治天下。
而渾沌故事中,好像主張反對「開竅」,不是假的是
甚麼?這樣一想,故事中本來的美,也沒有考慮到
了。其實,倘能把文章從偽莊子的「應帝王」篇中
抽出來,獨立觀看,嚴格排除對立思維的影響,或
者不會犯這一個錯誤。偽莊子的岐路是甚麼都政治
化。所以,偽莊子也不可能了解:為甚麼渾沌不需
要使用感覺器官。這一點,是需要離開政治的狹窄
見解,才能看見的。

西方世界,要到了弗洛依德出現,才發現了「潛
意識」,又要等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才發現了左
腦和右腦的分別。而莊子的貢獻,當然是沒有這樣
具體。他只是發現了,在思想的時候,有兩種不同
機制。一種是需要使用感覺器官的,另一種是不需
要使用感覺器官的。這一個不使用感覺器官的機制,
莊子用了一個「中央之神」去象徵。表面看,這是
很簡單的故事。但深入去看,就看到,莊子的創見,
比東方西方所有的人,都早了兩千年。

而這一個思想,是跟莊子的其他文章,互相呼
應的。「以神遇不以目視」中的「神」,就是「渾沌」。



xxx

為甚麼莊子的「渾沌」,未必等於「潛意識」?



這是一種很大的誘惑,要抗拒是不容易的。人們
通常傾向於用現成的工具去解決問題。閱讀莊子,很
容易也會使用現代的思維工具去解釋。如果不能明白
甚麼是「渾沌」,只要說,這就是潛意識,或這就是
右腦思維,這就是內在思維,則人們好像立即就明白
了。

比較不幸的人,是漢代的偽莊子。或者,這是一
個由當時統治集團組成的寫作班子,他們初初拿到秦
始皇燒殘了的莊子文章,可能僅是一些零篇碎簡,就
就更是摸不著頭腦。

而莊子的聰明處,是他並沒有為你定義清楚,何
之為「渾沌」。也沒有說,「神」的定義是甚麼,甚至
連「為甚麼」、「何謂」之類名詞也不會說。如果莊子
說過:「何謂渾沌」,那就是好辦了。任何一個會中文
的人,都可以重覆告訴你,渾沌的原理是甚麼。

所以,偽莊子的寫作集體,就只能用當時的流行
方式,去分析莊子所說是甚麼。而不幸的是,偽莊子
的寫作班,是一個有組織,有資源的寫作班。偽莊子
一寫,就是洋洋鉅著,就能在漢朝那樣的時代出版。
這話,有何意義?就是說,這寫作班是有幕後老闆的。
相信,就是這老闆,使偽莊子更加直接關注政治,一
切從政治出發。而「怎樣統治」,是春秋時代的普遍
題材,許多大學者,都盡力貢獻自己的意見,企圖得
到統治者的青睬。到了漢朝,偽莊子也很自然地,從
政治角度去看,到底「渾沌」是甚麼意思了。所以,
在偽莊子「應帝王」篇中,天根不停的追問無名人,
到底應該如何統治天下。無名人被他煩得不過,只好
告訴他一點統治的心得。無名人說:「你把心放開,
你把意志消減,做事只順乎自然,不要加插自己的個
人主張,天下就會治理得很好了。」(無名人曰:「汝
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
治矣。」)

所以,一旦從政治角度出發,很自然就會這樣想
的。而這樣的講法,也不能說是錯。減少一點個人的
主觀意志,寬鬆一些,自然一些,是肯定有益的。

到底,莊子的「渾沌」,是這樣的意思嗎?而莊
子也一共只給了一種解釋;渾沌是不需要使用感覺器
官的。不用看,不用聽,不用說,很自然地,就能得
到結果。所以,現代的人們,也很容易順著就想到了
「潛意識」。使用潛意識,不就是毋須眼耳鼻舌身意
的干擾了嗎?

又或者,使用左腦或右腦甚麼的,不也就很相似
於「渾沌」的思想境界了嗎?

如果未來的心理學家,又再發明了甚麼更新鮮的
思維方式,則到時另外套進莊子裡去,或者也能解得
通的。

至於目前,或者我們只能暫時把這問題,歸結到
一種莊子的提示去:莊子只告訴了我們,思考的時候,
是有「神」和「官」的區別的。(或者也就是「渾沌」
和「儵忽」的區別。)這樣,我們就可能更加自由些,
應用一切可以應用的思考工具,去對付挑戰。















(2007.4.23 初稿)
(2010.5.1.修訂)
(2015.2.25 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